编者按:9月3日的阅兵活动举世瞩目,如何让海内外受众实现“不在现场,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提前策划谋篇布局,选派精兵强将组成前方报道团队,力争打造一道融合报道的新闻大餐。他们将如何排兵布阵?又将推出哪些新闻产品?让我们一起来先睹为快。
人民日报社:全方位采访 全景式展现
人民日报社“媒体方阵”共派出85名记者、摄像和转播技术人员,拟编辑出版12个版的阅兵特刊,并在全国48个印点彩版印刷。
人民日报:扩大对国际主流媒体的定制推送,主动派人了解境外媒体需求,实行定向服务,订单生产,并在推特、脸书等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加大信息发布频次。
人民日报海外版:以新闻背景和专家解读为主线,与海外30多家华文媒体开展协作,并借助“学习小组”“侠客岛”等微信公号与全球受众互动。
人民网:开辟北京中心网站与海外10个分站现场连线节目,制作“长安街阅兵路线360度实景展示”等一批特色栏目,还将与腾讯合作,推出“摇一摇,送你实时阅兵大片”游戏项目。
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组织独家、原创、首发报道,还将综合运用视频、3D、动漫、H5专题等手段及时为用户提供资讯。
环球时报:通过中文版、英文版、环球网、两微一端扩大国际传播覆盖。以“铭记历史,鉴往知来”为主题,开设“回顾历史”“口述抗战”“经典战役”“视觉组图”“评说二战”“调查”等多个栏目立体化展现。
环球网阅兵专题报道页面
新华社:呈现360度无死角的直播盛宴
新华社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报道的记者布点、通信技术保障、车辆安排等各个环节已全部就绪。9月3日当天,近400名记者将在现场100多个点位竭力呈现360度无死角的直播盛宴。前方报道团将与遍布海内外的新华社记者一起,从天安门纪念大会现场、纪念活动外围区以及国内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和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用中、英、法、俄、西、阿、葡等多语种,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的报道。除了播发传统的文字、图片报道,还首次推出独家授权的网络直播,多点拍摄全景视频,3D摄影,让受众真正实现“不在现场,身临其境”。
新华社现场报道记者分布示意图
解放军报社:集全社之力开启阅兵“专”报
解放军报社抽调56名记者组成全媒体采访队伍,前后方协同做好报道。
解放军报社阅兵宣传报道小组正在研究报道方案
推出特刊专号。9月4日推出30个版的“阅兵专号”,全方位呈现阅兵场面,多视角展示受阅官兵的昂扬风采和受阅装备的全新面貌。
开设专栏专版。要闻版开设“来自受阅部队的报道”“走近外军参阅部队”等专栏;推出“军乐合唱,国之大典的胜利交响”等专版;9月5日起,开设“永葆受阅热情、争做强军先锋”专栏,追踪报道受阅部队返营后的动态新闻。
推出重头稿件。9月4日起,刊发军内外对抗战阅兵高度评价和热情赞誉的新闻,推出有关阅兵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相关言论和理论文章。
多平台融合传播。中国军网9月3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专题同步直播阅兵盛况。微博在新浪微博平台抢注并主持热门话题“9?3天安门阅兵”,阅读量超过6500万。微信公众号加大对稿件深度加工、精心包装,配发HTML5微场景、自采视频和精美图片。此外,军报客户端、《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环球军事》也将推出相关专题专刊。
光明日报:八个特刊展现纪念活动特色
光明日报社成立了130余名精干编辑、记者组成的报道小组。为突出光明日报的文化特色,将推出8个纪念特刊,全景式描绘纪念大会盛大场面,并以理论文章、反响稿等形式,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反映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记者还将在纪念大会现场采访参阅部队各方队中的代表性人物,讲述阅兵背后的精彩故事,多角度展现纪念大会的特色,抒写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赞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逐梦复兴的伟大愿景。
中国日报:与海外受众做好互动
中国日报社10多个主要采编部门都承担了报道任务,共有14名文字及摄影记者参与阅兵活动的现场报道。除了报纸的阅兵报道专版和中国日报网门户网站的直播和专题报道之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传播方式,推出了包括H5、微视频等在内的新媒体产品,并通过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与海外网民进行互动。
9月3日当天,中国日报网将通过英文网站、中文网站、手机网、移动端、官方微博对阅兵仪式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此外,网站利用与华尔街日报、每日电讯报的网络供版合作,向海外主流受众介绍阅兵盛况、解读其重大意义。目前相关专题已在华尔街日报官方网站China Watch上线发布。
中央电台:直播现场传递阅兵之“声”
中央电台前方报道团队由总编室、新闻节目中心、军事宣传中心、民族节目中心、央广网等16个部门的近百名编辑记者组成。9月3日,中央电台将在天安门城楼东平台设立现场直播席,并提前15分钟开始直播,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三套频率并机现场直播。央广网同步进行网络直播。中央台“两微一端”平台联动呈现。
中国之声9月3日将全天推出特别直播《伟大的胜利》。多路记者在受阅部队行进路线沿线、天安门广场、东西观礼台等地进行现场连线报道。
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将推出“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报道。都市之声、文艺之声等多套频率均将推出特别节目。
在报道手段上,运用融媒体手法推出网络专题、纪录片、音频专辑、原创图解以及H5新闻策划等产品。
中央电视台:动用新装备直播阅兵
为做好阅兵活动直播,央视动用了这些新装备:
装备一:两台二维索道摄像机,其中“天鹰”,横跨长安街,用于正面拍摄阅兵方阵。这台设备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也是首次在重大活动中亮相。
“飞猫”位于长安街沿线,有500多米的移动范围,用于拍摄国家领导人坐车阅兵瞬间和侧面拍摄阅兵方阵。
装备二:40米轨道摄像机,安置在长安街两侧,用于拍摄近距离的运动镜头。
装备三:航拍陀螺仪,让镜头更稳定,图像更清晰。
装备四:无线微型摄像机随处可见,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拍摄。
国际电台:多语种多平台做好海外传播
9月3日,国际电台总编室、新闻中心等部门1000多人将参与直播报道。
除使用汉、英、俄、日等8种语言进行广播和网络音视频直播外,国际电台还将使用48种语言的脸谱、推特和VK等境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融媒体微直播。本部媒资平台承担“中央厨房”功能,负责将各方信息编辑、制作成适合在境外社交平台发布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稿件。48种语言的编播部门迅速将稿件翻译成本语种版本,第一时间推送到脸谱等境外社交媒体平台。
一些境外媒体将与国际电台开展联合直播,包括多家境外广播电台、数十家境外新闻网站及数十个社交媒体的“大V”账号,实现规模化的境外融媒体传播效果。
标签: vk视频客户端
评论列表
环球网阅兵专题报道页面 新华社:呈现360度无死角的直播盛宴 新华社关于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报道的记者布点、通信技术保障、车辆安排等各个环节已全部就绪。9月3日当天,近400名记者将在现场100多个点位竭力呈现360度无死角的直播盛宴。前方报道团将与遍布海内外的新华社记者一起,从天安
采访参阅部队各方队中的代表性人物,讲述阅兵背后的精彩故事,多角度展现纪念大会的特色,抒写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赞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逐梦复兴的伟大愿景。 中国日报:与海外受众做好互动 中国日报社10多个主要采编部门都承担了报道任务,共有14名文字及摄影记者参与阅兵活动的
映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记者还将在纪念大会现场采访参阅部队各方队中的代表性人物,讲述阅兵背后的精彩故事,多角度展现纪念大会的特色,抒写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赞颂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人民逐梦复兴的伟大愿景。 中国日报:与海外受众做好互动 中国日报社10多个主要采编部门都承担了
个社交媒体的“大V”账号,实现规模化的境外融媒体传播效果。